台北電影節首屆於1998年舉辦,其前身為始於1988年的「中時晚報電影獎」,該獎項自1994年起更名為「台北電影獎」,當年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提名並給獎,彰顯獨立、非主流的精神挖掘多元的影像作品。自1998年起,臺北市政府加入主辦行列,於台北電影獎增設「百萬首獎」,並在台北電影獎之外舉辦國際電影觀摩,為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的影展。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。每年於夏季舉辦,在競賽及觀摩影展外,並常舉辦電影相關活動,增加市民參與。
台北電影節於2002至2015年間常設「主題城市」觀摩單元,藉由電影放映及座談,系統性的帶領觀眾認識世界電影,2024年以「焦點城市」單元轉型回歸。2005年起新增「國際青年導演競賽」(於2015年更名為「國際新導演競賽」),為台灣第一個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國際競賽,致力於引介國際電影新潮,並邀請入選競賽影人來台交流。自2024年起,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策劃、台北電影節執行的「新導演長片工作坊」,以每年8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,針對電影長片之新導演及企畫團隊,提供長片產製所需相關知能,提升電影長片製作品質。
台北電影節的定位為支持台灣電影創作,促進國際電影交流,擴展本地觀影視野及深化影像教育
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之一,台北電影節透過影展、活動、工作坊及與其他平台的合作,與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及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,成為一個連結電影創作者、影視產業及觀眾之間的平台,保持創新及改變的彈性,維持一個年輕氣質影展的可能性。
台北電影節於2002至2015年間常設「主題城市」觀摩單元,藉由電影放映及座談,系統性的帶領觀眾認識世界電影,2024年以「焦點城市」單元轉型回歸。2005年起新增「國際青年導演競賽」(於2015年更名為「國際新導演競賽」),為台灣第一個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國際競賽,致力於引介國際電影新潮,並邀請入選競賽影人來台交流。自2024年起,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策劃、台北電影節執行的「新導演長片工作坊」,以每年8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,針對電影長片之新導演及企畫團隊,提供長片產製所需相關知能,提升電影長片製作品質。
台北電影節的定位為支持台灣電影創作,促進國際電影交流,擴展本地觀影視野及深化影像教育
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之一,台北電影節透過影展、活動、工作坊及與其他平台的合作,與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及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,成為一個連結電影創作者、影視產業及觀眾之間的平台,保持創新及改變的彈性,維持一個年輕氣質影展的可能性。
2025第27屆台北電影節
影展 𝟔.𝟐𝟎 — 𝟕.𝟎𝟏|頒獎典禮 𝟕.𝟎𝟓
影展 𝟔.𝟐𝟎 — 𝟕.𝟎𝟏|頒獎典禮 𝟕.𝟎𝟓
